板材新国标强制执行,采购送检成本激增,或将迫使小散企业出局

来源: 机械猫    发布时间 2025-02-06 点赞量:0    阅读量: 6539


5月1日起,GB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新标准代替GB18580-2001正式实施。新标准提高了甲醛释放限量要求,规定甲醛释放限量值为0.124 mg/m3,限量标识为E1,取消了原标准的E2级。


划重点

另外,对于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的检测,统一检测试验方法为“1m3气候箱法”,取消了干燥器法、穿孔萃取法两种甲醛检测方法。其中,甲醛释放限量值与ISO16983:2016《木质人造板-刨花板》、ISO16985:2016《木质人造板-干法纤维板》规定一致,检测方法采用ISO12460-1:2007《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测定第1部分:1m3气候箱法》,这意味着我国甲醛释放限量与检测方法已与国际接轨。

 

新标准的实施意味着所有家具企业使用的人造板甲醛检测方法的变更,这种方法将更科学,更严谨,要求也更高。采购人造板标准上升后,企业采购人造板的成本和送检成本也必将上升,这势必会威胁到一些小、散、乱企业的生存,更可能直接将以前使用品质差、劣的板材的企业置之死地。



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高



2017年4月2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17),新标准修改了甲醛检测试验方法及其甲醛释放限量值,并于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

 

人造板(俗称大芯板)及其制品种类繁多,使用非常广泛。生产人造板使用的胶黏剂大多是以甲醛为主要原材料的脲醛树脂胶黏剂。它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充足、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人造板材胶黏剂的主要品种,占人造板用胶量的90%左右,广泛用于生产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但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制造的产品会连续不断地释放出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使用甲醛等关键指标不合格的板材制作成木地板、木门、家具、橱柜等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会刺激呼吸道,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体质降低,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毒害。同时,甲醛也是一种致癌物质,易诱发白血病。




旧标准陈旧落后,难以发挥监管职能




2001年实施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曾是人造板及其制品行业内唯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个标准意味着国家监管的“底线”和行业生产的“红线”,也就是说,国家要求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量必须符合这个产品的要求。这也是检测产品甲醛释放量是否合格的依据。十几年来,这一标准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环保性能、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标准越来越不符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要求。与其他国家对比来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问题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盟、美国和日本都不断更新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限量标准,对甲醛释放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标准顺势而生,规范企业生产,保护人类健康



而在GB18580-2001标准中,我国的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标准分为两个级别:E1、E2。E1为可直接用于室内的人造板,E2为必须饰面处理后允许用于室内的人造板,因此,过去我国环保性能最高的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标准为E1级,释放量不超过1.5mg/ m3。相比之下,即将实施的GB18580-201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提高了甲醛释放限量要求,规定甲醛释放限量值为0.124 mg/ m3,限量标识为E1,取消了原标准的E2级。

 

甲醛释放限量是人造板产品的重要环保性能指标,是推动人造板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标准的出台实施是为了人造板行业更规范更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推动人造板及其制品产业转型升级,优胜劣汰;有力推动人造板行业的新技术研发、新型低毒或无毒环保胶黏剂的应用。5月1日起,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人造板及其制品产品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将有利于督促地板企业提升和改进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有利于提高企业环境质量。

 

使用绿色安全的人造板产品,不仅能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更能使企业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文章来源:广州质监、中国质量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家具头条立场。


喜欢请点赞
提示信息
机械猫